close

別為我哭泣---哭牆(Westerm Wall):

   今天睡的較晚,聽見外面嘈雜的人聲,心裡知道今天是天主教的復活節.

   走進街道,同樣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我往哭牆的方向走去,在要進入哭牆的廣場之前,需要排隊接受安檢.大約排了將近20分鐘之後,終於得以進入哭牆廣場.

   哭牆前仍然充滿著身穿黑衣,頭戴大大的像是黑色甜甜圈,毛茸茸的大帽子,滿臉雜亂的鬍鬚以及留著長長的鬢鬚的猶太教徒. 通常所戴的帽子越大,就代表地位越崇高.一般的猶太教徒,戴的圓帽是小小的,可以是各種顏色,野剛好可以遮住外國人常見的地中海禿頭,可說是一舉兩得呢! 這些穿著彷彿從古代走出來的教徒,是較為保守的猶太教徒(Orthodox),可以算是猶太教中的基本教義派.他們的工作就是背誦猶太聖經,每日禱告.政府補助他們的所有生活,舉凡食衣住行都有他們專門的地方.他們主要工作就是與猶太教有關的一切儀式.他們鼓勵生育,並且只與猶太人通婚, 而普通的猶太教徒這些是經由一個在耶路撒冷開餐廳的香港人得知的.

   昨晚去新城區覓食的時候實在是太想念中國菜了,於是走進了這家中國餐廳,並且和老闆聊了起來.他的老婆是猶太人,但不是基本教義派的猶太人. 基本上猶太社會是母系社會,因此他的兩個女兒也都跟從猶太教.

   他還說他拿到以色列公民後,必須接受兩個月的簡單兵役訓練,並且之後需要隨時接受徵召.一般以色列的公民,男收需要接受三年兵役,女生必須接受兩年兵役,並且是在高中畢業之後就須從軍,因此當唸完大學,已經年紀十分大了.他回憶道當時服兵役的時候,一句希伯來語都聽不懂,只能一切開口問,後來也是熬過來了.

   每次旅行的時候,在異國遇見在當地打拼的中國人,總是會有一種既羨慕又欽佩的感覺.他們總是能很有彈性的面對生活,人生地不熟遇到困難,見招拆招.雖不能說是每個人,但我相信他們大多數人的個性應該是勇於接受異國文化的衝擊,保持開放的態度,願意入境隨俗,卻又能保有自身為華人的特點.對我來說,雖然已經是一個接受不同事物的人,但對於一些異國文化的細節,尤其是禮儀與日常生活中的微妙互動,有時仍難以在短時間融入當地人的習慣.不過,旅行就是訓練自己快速觀察與適應的能力,只要願意去改變,卸下自我防衛的心靈堡壘,我想一定能達到旅行的另一個境界.

 話題轉回哭牆.面對這個舉世聞名的聖地,雖然不是猶太教徒,但我一定要親自處碰它,位關心自己的人祈福.

   哭牆的起源,必須回溯到西元前一世紀,猶太歷三千年,當時由猶太王大衛所建立的第一神殿(First Temple),被巴比倫帝國徹底的毀滅. 而之後由Herod王所建立的第二神殿(Second Temple)則是在西元後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人毀滅.不過當時仍留有西面的一片城牆,也就是現在的哭牆.它對猶太教徒之所以極為神聖,是因為它是唯一現今留存下來,能讓這些猶太教徒緬懷歷史,觸碰歷史之處. 因此可以看到這些身穿黑衣,頭戴黑帽的猶太教徒,身體軀幹像是抽筋般的不斷小幅度點頭鞠躬,手裡拿著猶太聖經.人數之多,看起來十分的壯觀,卻也給人一種神秘異教徒的儀式的氛圍,尤其是晚上走在昏暗的舊城巷道內,看見三三兩兩的猶太教徒穿梭往來,更有這種神秘的感覺.

   進入哭牆之前,需要戴上一頂猶太教徒的小圓帽,不然無法進入.入口有重複使用的白色小圓帽可以使用.戴上小圓帽,我穿梭在眾多猶太教徒誦經聲中,雖然一開始覺得格格不入,但最後卻也享受這種置入異教的莊嚴感.像北方延伸,有一個哭牆隧道(Western wall tunnel),裡頭有許多落地的高聳書架,上面放的全是各種猶太教經典書籍,彷彿像是哈里波特裡的或格華茲學院.

   之後,我選定牆腳一處站立.我一邊看著哭牆的簡介,一邊想像自己就是他們的一份子,最後竟也感覺與他們合而為一,這種奇特的融入,讓我的哭牆之旅,不虛此行.

arrow
arrow

    查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